热点问答:怎样画好一幅笔墨淋漓的为什么我在《大师之家》怎样创作一首好听的很容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那种率真在什么情况下对 ...

您所在的位置:问答 > 宗教信仰 > 基督新教 > 查看问题

什么是基督新教?其教义是什么?它同其他基督教有何区别?

悬赏: 10 积分 提问于:2020-04-18 21:48:16  点击数:

什么是基督新教?其教义是什么?它同其他基督教有何区别?

提问者: bo***bo - 魔法师 [四级]

最佳答案

新教(Protestantism),亦称基督新教,与天主教、东正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流派。包括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罗马普世大公教会(大公的基督教)而产生的新宗派:路德宗、加尔文宗、安立甘宗,以及随后又从这些宗派中不断分化出来的更多宗派。新教又称“更正教”、“抗罗宗”、“耶稣教”。
中国常以“基督教”一词单指新教。因对罗马公教(即天主教)抱抗议态度,不承认罗马主教的教皇地位,故西方一般称基督新教为“抗罗宗”或“抗议宗”。这词源出德文“Protestanten”(抗议者),最初指1529年在德意志帝国会议中对恢复天主教特权之决议案提出抗议的新教诸侯和城市代表,后衍为新教各教派的共同称谓。主要分布在英国、德国、瑞士、北欧五国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鸦片战争前后,新教相继传入中国。
路德宗
亦称“信义宗”。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因以马丁�路德的宗教学说为依据,故名。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期产生于德国。1517年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随之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批追随者。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的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教会或人的善功,强调《圣经》的权威高于教会的权威,削弱教会和神职人员的作用。强调教会组织应因地制宜,主张建立不受罗马教廷管辖的民族教会,采用民族语言和礼仪的形式。
加尔文宗
亦称“归正宗”、“长老宗”。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之一。因以加尔文的宗教学说为依据的各派思想的统称。主张《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强调因信称义,不能依靠行为得救。宣扬上帝预定,与个人本身是否努力无关。废除天主教的主教制,建立长老制;主张由教徒推选长老与牧师、执事共同治理教会,否定罗马教会的权威;简化宗教仪式;主张世俗政权从属于教权等。
圣公会
亦称‘安立甘宗’英文Anglican的音译。原意为“英格兰的”。因该派起源于英格兰并在英格兰成为国教,故名。16世纪30年代,它虽然从罗马教会中独立出来,但在教义、礼仪、组织制度等方面则保留了天主教会的大部分传统。具有新教的基本信仰;坚持《圣经》为教义的最高权威;保持主教制;强调洗礼和圣餐是两回事等。另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该派教会在组织上并不隶属于英格兰国教会,但沿用此名称。各国、各地区的安立甘宗教会虽无统一的世界性组织,但习惯上仍尊称坎特伯雷大主教为精神领袖。
浸信会
浸信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它代表了宗教改革中较为激进的一派,它坚持教会是一个纯粹由信仰者构成的群体,而不是一个混合体。17世纪前期,产生于英国和在荷兰的英国流亡者中。该宗有些神学家则认为该宗早已存在,并追溯到中世纪某系奉行类似礼仪的派别和16世纪的再洗礼派。反对给婴儿行洗礼,认为领洗者必须达到能够理解受洗意义的成年期才可领受;并强调《新约圣经》所载洗礼与“埋葬”的关系,主张受洗者必须全身浸入水中,以象征受死埋葬而重生。故该宗在中国将此礼特称为“浸礼”。其他教义有从加尔文学说者,有从阿明尼乌学说者,也有摒弃一切教会信条者。强调个各教堂独立自主,反对国教和政府对地方教会的干涉。产生时,属清教徒中的独立派。后陆续分化成浸信会、浸礼会、安息浸信会等许多支系。主要分布于英、美等国。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
循道宗
循道宗亦称“卫斯理派”、“卫斯理宗”。以约翰�卫斯理的宗教思想为依据的各教会(如卫理公会、循道公会等)的统称。因其强调遵循道德规范,主张过严格的宗教生活而又称为“循道宗”。其教会管理实行监督制,故又称“监理宗”。18世纪产生于英国。源于圣公会内的一派,后逐渐称为独立的宗派。不久即传至北美的英国殖民地。主张教会改良,着重在下层群众中进行传教活动。主要分布于英、美等国,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
核心教义
《圣经》具有最高权威
改教运动的重要神学基础是圣经的权威,“唯独圣经”的原则是路德所持守的。在中世纪后期,罗马教会认为圣经与传统是上帝双重源头的启示,两者并行不悖,更不会互相冲突。教会不仅保存圣经的真理,有施教的职权,并且订立圣经的正典;所以,教会的地位是在圣经之上。这些主张正是路德要反驳的。他指出圣经的权威并不是从教会取过来的;相反,教会的地位是靠圣经来确定。虽然教会在历史上制定圣经的正典,但此举只是认可圣经本有的价值,而不是建立圣经的权威性。“人信奉福音,不是由于教会厘定福音的真实性乃是因为福音是神的话。”而神的话是确立正典的至终根据。一切教父的遗训和教会的教义都是为圣经作见证,正如施洗约翰的工作是要领人归向基督一样。同时应该注意,路德并不是抛弃所有过去教会的传统,他所反对的只是与圣经清楚教导相违背的传统。他也努力证明圣经与传统的内在一致性,然而在路德看来,圣经的地位仍是高于传统的。圣经是“试金石”,是“规范中的规范”(norma mormans)
因信称义
路德对于因信称义(Justification by faith)的神学教义的提出,与其信仰历程有密切的关系。当路德思考,罪人如何寻获恩待他的上帝?多年修院生涯、补赎的程序、被承诺的应许都无法使路德获得心灵的安息。幸而在修院塔上所经历的神学突破为他带来曙光。人神的关系现今得到重建,这并不是借着善行使人被神悦纳,而是基于上帝的应许,愿意在基督里接纳那悔改的罪人。人蒙称义,罪得赦免,上帝看他正直无过,这完全是神的恩典。在称义的事上,上帝是主动,人是被动的;上帝成就了一切救赎所需要的工夫,满足了一切救恩的条件。所以神的义不是那审判世人的标准,而是赐给世人的礼物,使他符合神的要求,获得永生。路德的新发现,将整个中世纪罗马天主教重视功德善行的救恩观彻底推翻了。路德甚至明言:“只有信心才能使人与上帝结合。”除了上帝便没有信的对象,因为只有他是我们无条件投靠的。这样真诚的投靠上帝,就是永恒生命的开端。路德认为,基督所说:“信的人有永生”是“我们获得称义的基础。”另一方面,“因信称义”这一术语可能易于被人误解,好像路德就是在说,得救所需要的唯一善行就是信仰。但是对路德来说,信仰不是善行。路德认为称义,事实上是“被归给的义”,即一个基督徒是义人又是罪人(simul Justus et peccator)。
信徒皆祭司
新教认为既然只凭信心即可得救,那么信徒人人均可为祭司,无须神职人员作为神人之间的中介。此外,信徒还可以互相代祷,每个信徒都有在宗教生活中彼此照顾相助的权利和义务,都有传播福音的天责。这就冲淡甚至取消了神职人员与一般信徒之间的差别。虽然新教的多数宗派仍然保留教务专职人员(牧师等)的指称和封立仪式,但这主要是职务上的标志,不意味着具有颁赐恩典的特权。
信经信条
基督教新教保留、沿用早期教会所传承下来的四大信经,包括: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迦克顿信经和亚他那修信经。
此外基督教新教也在各地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建立了各种宗派,各宗派也形成了一系列自成体系并完善整全的教义体系。其中较为著名的包括:《海德堡要理问答及解答》,《比利时信条》,《多特信经》,《威斯敏斯德信条》和《威斯敏斯德小要理问答》。
回答者: so***lo - 助理 [二级] 04-19 20:57

我来评论>>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共 0 个回答) 网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