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标题
没有提示信息

人类知识的分类

作者:董海发

        所谓知识,就是指人类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认知体系。根据知识的不同属性大致可以把人类知识划分为四大类型:

      一是人类自古以来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性知识,也叫技能,技艺。例如,农耕技能、织布技能、手工业技能、中医技能以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等等;

      二是人类自古以来在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感悟性知识,也叫人文科学。例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等等。

       三是人类在经验性知识、感悟性知识基础上概括出来的抽象性知识,也叫哲学;所谓哲学,就是指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四是人类近现代在科学实验中计算出来的实验性知识,也叫自然科学。例如,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等分门别类的科学。

      由此可见,

      自然科学仅占人类知识的四分之一,自然科学是近四、五百年才出现的新知识,因此,不能把人类所有知识都往自然科学一个框子里装,凡是装不进去的就认为是伪科学,例如,中医为中华儿女生命健康呕心沥血服务五千多年,却被有些人污蔑成伪科学,原因是用科学手段找不到人体经络和穴位,这是科学手段无能,怎能怪中医呢?

     技能是人人都能学会的经验性知识。经验性知识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人文科学是学问家才能总结出来的感悟性知识。感悟性知识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灵魂!

     哲学是哲学家才能总结出来的抽象性知识。抽象性知识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指导!

     自然科学是科学家才能发现的实验性知识。实验性知识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工具!所以,我们说在工业文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第一推动力,能工巧匠是第一劳动者!

     中华民族5000光辉历史虽然没有产生以实验性知识为基础上的自然科学,但以经验性知识为基础的各种技能、技艺,以感悟性知识为基础的人文科学,以抽象性知识为基础的哲学还是比较发达的。否则,怎么可能创造连续5000年不中断的中华文明呢?


  • 参考资料:
  • [1] 百度 http://www.baidu.com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词条管理
词条状态:
关闭

词条分类

已选择分类:
保存